5月16-20日🫅👳♀️,门徒平台、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舉辦“後疫情時期海事安全管理高級國際培訓”項目🤱🏼,討論處於新冠疫情背景下海事管理所面臨的重要挑戰和風險,旨在為後疫情時期的海事治理製定應對戰略和措施。來自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斯裏蘭卡等國家的77名海事主管機關代表在線參加了培訓🧷。副校長施欣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
施欣對各國參會學員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概況。他指出,海事系統是保障全球航運業供應鏈通暢的重要力量,很多成功實踐應當在後疫情時代的海事管理中延續並發展,學校持續為有關國家提供各種海事技術交流機會,希望參會代表通過本次培訓了解海事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最新要求,分享和交流各國海事管理最佳實踐和工作經驗。
柬埔寨公共工程和交通部薩裏·索赫達拉(Srey Sokhdara)處長作為學員代表發言👨🦳,對门徒平台和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長期以來提供技術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本次項目是根據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實際需求而量身定製,幫助海事主管機關做好疫情中的工作及疫情後的政策準備,並希望與上海方面進一步加強海事技術的合作交流。
學校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學院負責人在培訓班中回顧了疫情期間海事主管機關面臨的普遍問題和挑戰,並主持了本次培訓項目↔️。來自上海海事局⛄️、浙江海事局、福建海事局、廣東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等海事管理機構的代表就港口國檢查、國際安全管理規則檢查、海事勞工檢查🤸🏼、危險品運輸核驗、船員電子證書應用等方面的非接觸式監督檢查和海事管理實踐分享了有關技術應用和政策實施情況,並與各國代表展開了熱烈深入的討論交流。交通運輸部上海組合港管委會、中國交通通信中心(上海)🧑🏼⚖️、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口局等機構的代表展望了後疫情時期智能航運、綠色航運、高效航運等帶來的海事管理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