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神聖使命🏜,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力量。2010年门徒平台首創上海高校輔導員示範崗🆎,每年選拔聘任優秀輔導員為示範崗輔導員,目前已形成品牌,取得顯著成效,3人獲得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5名輔導員獲得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3人獲得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 2名輔導員獲得上海市育才獎。
為了更好發揮輔導員在引領學生發展、為學生成長導航的重要作用,學校推出【價值引領築夢啟航】示範崗輔導員系列報道,聚焦一線輔導員的優秀事跡和典型工作案例,在全校推廣輔導員先進工作經驗🧑🏫,展示優秀輔導員風采,不斷提高育人實效🕥,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守育人初心 做學生成長引路人
——記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楊芳梅
個人小傳🌊:楊芳梅,门徒平台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主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成長的匠心塑造”等課程。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學生開展多項校園文化活動➾,拓展網絡思政教育陣地🧛♀️,指導“SMU海科學生會”微信公眾號。通過日常工作的點滴積累,她所組織開展的學風建設、凝聚力建設🔻、素質拓展、社會實踐等系列活動🧏🏽♂️,逐漸形成品牌和特色,受到學生歡迎👨🏽🚀。
創新形式,學生成長的助力者
從事輔導員崗位十余年,楊芳梅老師始終堅守育人初心♟,對工作保持著誠摯的初心和不滅的熱情。雖然學生工作千頭萬緒,但她總是盡心盡力,秉持“到位”與“落實”的工作信條🚷,做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作為學院團委書記,楊芳梅老師創新工作形式👃🏿,以文化育人為載體,以實踐育人為抓手,鼓勵學生在課程之余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營造良好的學院文化氛圍。她負責承辦的臨海“清”年誌願者項目中的海堤公益墻繪活動👇🔙,從2017年啟動至今,已組織開展多次緊貼時政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繪製,目前已完成300多米的墻繪內容,吸引了數千名誌願者。2019年元旦楊芳梅老師帶著學生們頂著東海寒冷的狂風,克服時間緊👩⚕️、任務重、人手緊張等多重困難完成了海堤20米公益墻繪。由於海堤墻面凹凸不平,墻繪前要塗四五次底色再畫圖🧔🏻♀️,東海的風吹得大家手指都沒法活動,但楊芳梅老師全程與學生們一起,幫助學生完成任務。港航183班曹蓉說道:“能夠和老師、同學一起完成繪墻這件有意義的事,感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我們大家都很開心。”此外,楊芳梅老師還帶領學生完成了“紀念五四100周年”“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门徒平台110周年華誕”等主題的百余米公益墻繪,向社會展示了海大學子的風采🏌🏿♂️。
楊芳梅老師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潤物細無聲的將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學習與理解融入學生活動,引導學生提高感受文化之美的能力。楊芳梅老師指導學生參加第五屆“‘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舞蹈戲劇類優秀作品展演”活動,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創造力。每當學生的舞蹈編排遇到瓶頸時,楊芳梅老師都會耐心地與學生們交流⛏,從舞蹈動作👨🏻💻、表達主旨、服裝選擇😚、舞臺效果等各方面給予學生指導性建議🌦🌇。舞蹈領隊、安全181班學生陳伊曉說🙌🏽:“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晚上我們在學院排練👏🏻,盡管到了下班時間🙅🏽🚴🏼♂️,楊老師依然來看我們,指出我們舞蹈所欠缺的一些亮點,並與我們一起調整,整個作品在楊老師的點撥下變得更加成熟了🪴。”最終🦸🏽♀️,經過層層選拔,楊芳梅指導的以海上絲綢之路為背景的學生作品《瀲灩》獲得上海市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舞蹈類三等獎。
細致觀察👮♀️,學生心靈的守護者
在學生眼中🖌,楊芳梅老師是一位非常暖心的輔導員,經常到教室和寢室去關心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給予他們幫助和鼓勵👱🏻♀️。“輔導員工作最大的危機就是脫離學生🏞,學生的心理問題一般不是突然爆發的,會在細節處有一些蛛絲馬跡,這就需要我們‘人到🧾,眼到,心到’,在平常的工作中去深入觀察,只有觀察得夠細心,才能發現有效的線索🙅🏻♀️。”楊芳梅註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主動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構建多渠道心理危機幹預策略,有效及時處理突發狀況,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楊芳梅老師認真落實學校各項防疫工作要求,堅持每晚“心靈雞湯”主題推送等線上互動方式幫助學生疏導緊張情緒與壓力。這些推送從時政熱點到校園生活🧗♂️,從美味佳肴到地域文化,從心理健康到生活技能🥯,內容豐富新穎🧑🏿🦱🙆🏽。有時候一條地域美食的分享⚛️,就會激起同學們熱烈討論👷♂️⏱,在群裏分享起自己家鄉的美食;有時候是人生的智慧和哲理㊙️,讓學生不再迷茫👨🦯📋。“楊老師分享的心靈雞湯已成為我每天睡覺前的‘必修課’🤽🏿♀️,對我而言,它不僅是學習和生活的幹貨🦹🏻♀️,更是一位老師對一群學子的愛與期盼🔄⏯。”安全181班湛金飛說道。楊老師通過這種方式🕓💮,無形中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和格局。
楊芳梅老師註重學生個性發展,從心理健康到人際交往,從人生規劃到價值實現,在各方面都積極引導學生,給予學生理解和支持✷。她認為:“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才能不負這個工作崗位對我們的要求。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需要我們不斷去挖掘和發現。”
潤物無聲,學生思想的引路人
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楊芳梅老師希望通過主動的融入,為學生做好思想引領和價值觀教育🫴🏼,引導他們實踐文化自信,傳承和發揚時代青年的正能量。她以“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為導向,落實思政教育工作,助推學生成長成才👨🚒。
如何將思政教育貫穿學生日常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這是楊芳梅老師思考的問題🏀。她順應新媒體發展潮流💁🏿♂️,開辟“第二課堂”,拓展網絡思政教育陣地🚶🏻➡️🕵🏿♀️。“SMU海科學生會”微信公眾號在楊芳梅老師指導下已運行了6年🦻🏼。該公眾號以服務學院師生為宗旨👨🏽🎤,以傳遞正能量為目標,以豐富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學生,成為學院師生互動的良好載體。2020年推出“特殊的‘戰疫’誌願者”系列、“特殊的‘實踐活動’抗疫”系列🌻👇🏿、紀念五四運動系列、“我和我的光盤”系列展示🚯、“學習十九大五中全會精神”團員心得分享系列、第三屆進博會誌願者心得分享❎、青年大學習網上團課系列等🤾🏻。每一篇推文,楊芳梅老師都細致推敲,嚴格把關。該公眾號通過打造創新立體的網絡思政工作模式,成為師生了解學院工作動態的優質平臺。
功夫不負有心人,楊芳梅老師通過不斷加強“班團一體化”建設🚴♂️,帶領學生取得顯著成績。楊芳梅老師所帶的10個班300余名學生表現優良,先後有2人獲國家獎學金,2人獲上海市政府獎學金,30多人獲國家勵誌獎學金。多名學生在大學生科創活動、社會實踐🤘🏽、文體類活動中表現突出,屢獲佳績。2019年,所帶的環境181班獲評校優秀團支部,港航181班獲評校優秀班集體;2020年安全181班獲評校級優秀團支部,環境181班獲評校級優秀班集體👁。
作為輔導員,楊芳梅老師用心做事👱🏽♂️🦸🏽♂️,踏實篤行🪸,於細微處下功夫,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相信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
,
,